製錶大師的奢華創意

德國某一金融機構曾在 1990年代採用「我住的房子、我開的車、我的遊艇」作為廣告行銷標語,廣告內容是,有兩位男士在碰面後不斷和對方比拚自己的財產。那隻廣告暗示著對奢侈品所抱持的某種態度:惹人欽羨和炫耀。當時代的人們毫不遮掩自己擁有多少財產、自己能負擔得起多貴的商品,這種對奢侈品的看法曾經主導西方諸國很長一段時間,但自 2007、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,情況開始改變。

不論是奢華豪邸、豪華轎車、藝術品、珠寶或昂貴的華服——現代人的財務管理態度都變得比以前保守,炫富不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,然而,這並不表示奢侈品從此消聲匿跡,以下數據甚至指出與此完全相反的事實:自 2005年到 2015年,全球奢侈品市場從 1470億歐元的規模成長到 2530億歐元。

製錶大師的奢華創意

為遠距溝通提供優質設計

視訊會議系統對跨國企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,原因淺顯易見,因為視訊會議設備能為遠距工作人員、顧客和員工提供更即時的溝通,在環境生態方面也具有優勢。這個趨勢的發展,在 Covid-19疫情爆發期間演變得更加強勢,因為各國祭出維持社交距離的命令,迫使大眾必須使用能替代面對面開會的方案。

科技技術的發展、內建攝影機和麥克風多年來一直是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備,而線上會議解決方案所需要的,不只是穩定的軟體和網路連線品質,還需要最高階的硬體設備,產品必須確保能一直穩定傳輸高品質的影像和聲音,不論同時間有多少人在同一個線上會議室中開會。在 2020紅點產品設計大獎的得獎設計中,就有好幾項遠距會議產品獲得評審團青睞,對全球各地需要順利進行線上溝通的人們帶來巨大的貢獻。

為遠距溝通提供優質設計

機械科技與生活的共進:義肢

2014年,跳遠選手馬庫斯・雷姆 ( Markus Rehm ) 在德國錦標賽跳出 8.24公尺成績,一舉奪下金牌。他在十四歲時失去了右腿膝蓋以下部分,自此開始使用義肢。同樣在 2014年時,他戴上一組以碳纖維製作的義肢,在德國錦標賽中挑戰非身心障礙者的運動員並獲得勝利,在德國引起一陣熱烈討論:在義肢輔助下完成的跳遠動作,是否等同於透過天生的踝關節完成的跳躍動作?激辯所得出的結論是:雷姆依然可以繼續和非身心障礙的運動員在運動場上一較高低,但成績必須分開計算;關於殘障或競爭優勢的辯論著實展現出現代化義肢的力量,高科技開創的奇蹟。

機械科技與生活的共進:義肢

科技與美學的極致表現:法拉利超跑

我熱愛跑車,結合科技與創新的特質。除了具有影響力的德國和英國車廠——保時捷和奧斯丁之外,義大利車廠在跑車領域的廠牌愛快羅密歐、法拉利、藍寶堅尼或瑪莎拉蒂,皆為車界豎立設計新標準,在汽車產業和工程歷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;結合科技與美學,打造奢華跑車將汽車設計提升到工業設計領域中的最高境界。特別是在 1950年代與 1970年代上市、極具影響力的車款,當時汽車產業所承諾的未來,已經超越現在。跑車就是在這個時期被塑造成自由、駕馭樂趣的象徵,這個形象直至今日都適用。

科技與美學的極致表現:法拉利超跑

設計 「碳」的各種創新樣貌

我數次以設計專家的身分講述、撰文關於材料對設計程序的重要性,唯有創新材料和生產製作工藝相輔益成,才能將創意轉化為優質產品。材料,本身就足以賦予設計師巨大的創新動力。

就我個人觀察,碳是愈來愈常遇見的材料之一,因為它特性是高強度,重量卻極輕。舉例來說,碳材料和鋁同級材料相比,重量少了25%,卻擁有相同的強度和耐久性。碳材料具備其他素材無法比擬的特質,為輕量化結構不可或缺的材料,例如飛機、汽車或自行車。德國廠商 AutoGyro 出品的 MTOspoart 自轉旋翼機,目前正在德國埃森的紅點設計博物館展出,確實是吸睛的展覽品。自轉旋翼機利用自轉旋翼的無動力自動旋轉動作產生空氣浮力,創造彷若飄浮在空氣中的新奇經驗。新結構和碳纖維材料應用於模組化機體外殼,自轉旋翼機重量極輕,僅介於 245 到 295 公斤之間。

設計 「碳」的各種創新樣貌

老工藝換新妝 ─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

這個月我想探討具匠藝氣息品牌的溝通設計。溝通設計範圍已不只侷限在汽車、通訊設備或電子產品產業,在地烘培坊、咖啡烘培師或家具製造商等,都能熟練地使用具說服力的識別系統、零售設計或令人激賞的出版品 來表現自己。

在這種情況下,頂尖的設計師所面臨的挑戰,是如何整合工藝傳統、現代變化及走在潮流前端的需求。在下列選出的設計案中,已經成功讓傳統與現代並存,也在紅點設計大獎中獲得讚揚。

老工藝換新妝 ─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

2020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大獎揭曉,台獲6件紅點最佳設計獎!空間傳達組大豐收!

2020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大獎 (Red Dot Award: Brands & Communication Design) 結果揭曉,台灣獲 6 件紅點最佳設計獎 (Red Dot: Best of the Best) 及158 件紅點獎 (Red Dot: Winner) ,整體表現不俗 !

6 件最佳設計獎包含職業組 4 件、新秀組 2 件;158 件紅點獎中,157 件為傳達設計類 (”Communication Design” Section) 作品,品牌類 (”Brands” Section) 僅由台灣鎖件品牌 ULAC 獲得一座紅點獎 (產業別:戶外),這是台灣累計第 2 座品牌類獎項。

2020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大獎揭曉,台獲6件紅點最佳設計獎!空間傳達組大豐收!

危機時期的溝通傳達設計

2020 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,對世界各國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都產生長期影響。就我在德國所知,台灣由於對疫情做出快速應變措施,因此大眾的生活沒有太多改變,歐洲則因為實施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,大眾生活幾乎停擺,只有特定情況下,才得以接觸系統性的重要設施。此舉影響數百萬人的日常生活,企業也面臨前所未見的嚴峻挑戰,影響了生產和溝通。許多企業領導人對自己提出正確的問題:危機時如何做最好的溝通? 目標族群已經改變了需求、改變了採購行為,只專注在重要商品上,因此部分商品的需求量下降,廣告預算也隨之調降。

危機時期的溝通傳達設計

零售設計:關於品牌與日常

文: 紅點主席 Prof. Dr. Peter Zec  | 2019-3-27

科技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購物的方式。二十年前,區域商家或大型購物中心是通路之王,但現在幾乎所有商品都能上網購買,因此,許多企業聚焦在數位策略—從上架各式各樣的商品、快速送達,到精進演算法、更加善用數位化時代的利器—滿足顧客的需求。這樣的變遷,快速改變了企業與顧客的關係,我們越來越少與人互動,但與機器的互動卻不減反增,購物這件事情就變得比較沒有人味。透過網路,未觸摸到產品、試用即採購,因此,另一面與數位化一起成長的,是直接體驗的需求。

零售設計:關於品牌與日常

乘客至上:新式輕軌列車和鐵路列車設計

文: 紅點主席 Prof. Dr. Peter Zec  | 2019-4-8 本文同步刊載於經濟日報

全世界每天有數百萬人出門工作,從郊區通勤到市中心,自行駕車前往數個大都會,也許搭巴士、火車、輕軌列車移動更好。長途旅行時使用大眾運輸,比駕駛私家汽車、搭乘飛機更安全,對氣候更有幫助之外,還能善用旅途處理公務、閱讀或放鬆,但也有一些缺點:火車、巴士擁擠的程度令人望而生畏,可能會誤點,車廂內裝設無法完全滿足現代乘客的需要。然而,前者比較偏向基礎建設層面的議題,提升優質設計的意識卻能解決後者。大眾運輸系統一直是備受忽視的設計範疇,輕軌列車或巴士僅被視為運輸設備、在設計上以功能為導向,由於在許多城市中沒有其他選項,對乘客友善、更好的設計,也因為乘客沒有其他選擇,往往忽視了美學。

乘客至上:新式輕軌列車和鐵路列車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