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烈的同理心與傑出的設計,讓使用者突破生理不全的限制。
設計師的想像力、創造力與實踐力,不斷為這世界開創各種可能性與新奇美好的經驗-從空間設計、移動工具、日常用品等。即使是少數比例的行動不便者,也因著具同理心、利他思維的設計師,讓生活能突破限制。
數千年前,人類即懂得使用輪子作為代步工具,在中國公元前六世紀的時候就出現了帶輪的手推車,主要是給王公貴族乘座。1783 年由格蘭巴斯縣的約翰.道森發明的巴斯輪椅前輪大,後輪小,仍為富人的交通工具,結構上非常接近我們今天看到的輪椅。1932 年有骨折經驗的赫伯特.艾維瑞斯,與哈尼.詹寧斯,共同發明了第一台可摺疊輕量級輪椅,奠基了現代輪椅的基礎。
隨著時代的變化,更多技術的推展,例如:電動輔助輪椅,不僅力求解決移動的需求,更深入探究身障者的社交性與心理感受,同時藉由設計方案減輕照顧者的負擔。

由左至右為康揚 Evo Altus 輪椅電動姿勢變換功能 – 舉升、空中傾倒、站立
圖片提供 / 康揚輔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