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月我想探討具匠藝氣息品牌的溝通設計。溝通設計範圍已不只侷限在汽車、通訊設備或電子產品產業,在地烘培坊、咖啡烘培師或家具製造商等,都能熟練地使用具說服力的識別系統、零售設計或令人激賞的出版品 來表現自己。
在這種情況下,頂尖的設計師所面臨的挑戰,是如何整合工藝傳統、現代變化及走在潮流前端的需求。在下列選出的設計案中,已經成功讓傳統與現代並存,也在紅點設計大獎中獲得讚揚。
設計團隊:德國 Gregor & Strozik Visual Identity
客戶:德國 Schmidtmeier Betriebsgesellschaft
獎項:紅點獎 ( 2017年紅點傳達設計獎 —商業空間設計組 )
位於德國魯爾地區,一間名為 Schmidtmeier 的在地烘培坊,其店鋪設計簡潔、北歐設計語言,包括橡樹實木、高級大理石和素雅的水泥磁磚;為了強調設計效果,內部空間設計,包括產品展示檯面、桌椅,以及餐巾架都是量身打造,呈現出迷人設計意象,讓傳統烘培坊形象躍身一變,形塑出充滿工業風格的美感氛圍。
設計團隊:奧地利 Kobza and the Hungry Eyes ( KTHE )
客戶:奧地利 m2 Kaffeemanufaktur und Vertriebsges.m.b.H
獎項:紅點獎 ( 2018紅點傳達設計獎 —品牌設計組 & 包裝設計組 )
現代與歷史的交融,位於奧地利傳統咖啡館 Bieder & Maier 表現出色。其品牌名稱暗示 19 世紀的畢德麥雅時期,當時的奧地利有多家咖啡屋,品牌名稱亦暗含品牌創辦人暨咖啡師范倫鐵諾邁爾的姓氏(德語 Biedermeie 是指德意志邦聯諸國在 1815 年維也納公約簽訂至 1848 年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時期,現則指文化史上的中產階級藝術時期)。該品牌最重要的關鍵:一隻腳踩靴子的⻑頸鹿以及一位身著古服的騎士。這幅趣味橫生的插畫,所指的是 1828 年維也納首次購買的⻑頸鹿,牠讓當時的⺠眾趨之若鶩;加上罕見配色、具現代感字型,包含弧型的「&」,這樣的品牌設計正向維也納著名的咖啡屋文化致敬,且增添一抹現代色彩。
設計團隊:Hörger & Partner Werbeagentur GmbH
客戶:Schüller Möbelwerk KG
獎項:紅點最佳設計獎 ( 2018紅點傳達設計獎 —出版與印刷品組 )
烹調食物的場所本身就是極具藝術色彩的產品。Schüller Möbelwerk 公司為米蘭 Eurocucina 廚具大展推出next125 雜誌 2018 年特刊,以「具地方農舍風情,且符合國際性風格」為題,展示現代化廚具設備。這本高品質雜誌,跨頁圖片以及簡潔、多變的字體設計,引人入勝的內容,以嫻熟且具現代感的手法,結合設計和敘事內容。



設計團隊:台灣樹德科技大學,視覺傳達設計系陳俐璇、劉品宜、顏均帆
獎項:新秀組紅點最佳設計獎 ( 2018紅點傳達設計獎 — 出版與印刷品組 )
談到敘事手法,來自高雄市的樹德科技大學學生,其作品「Tofu/白字田」同樣訴說了非比尋常的故事。這款平面印刷出版品,乘載的是豆腐製作的傳統文化和工藝技術,整件作品層層堆疊,兩層潔白美麗的書本,透過圖畫和文字「揭示」豆腐的故事,堪稱絕妙設計。特別巧妙的安排是包裝兩本書的木製方盒,是傳統豆腐製作程序中使用的工具。
想要引起消費者注意、脫穎而出,對大型企業、小型企業都是艱辛的挑戰;勝敗關鍵就在於溝通設計,是否足以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、對活動感興趣、光顧某一家酒吧或瀏覽一則非凡的故事。
文:紅點主席 Prof. Dr. Peter Zec |2019-06-25 本文同步刊載於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