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未來的自行車設計:從生活中的細節,洞察新需求

圖:1817年由Karl Freiherr von Drais 設計的第一台自行車原型,是必須用腳踩地推動的。(圖片來源: 維基百科)

需求改變:人的需求隨著時代,有所變有所不變

從產品發展沿革來看,自行車是少數構型變化不大的物件。隨著科技進步,人們生活環境與兩百年前自行車發明時已大相逕異。

有趣的是,人類社會對於自行車的需求未降低,而是型態轉變-自單純的交通工具, 轉化為特定時空的社會工具與符號。例如:微型咖啡車、資源回收三輪車、戶外運動用具、行家收藏逸品……等。

從國際製造者,到文化創造者與影響者

在不同時空背景下,人們對物件記憶產生的連結與心理投射,是由新科技巔覆性的替代,或是成為世代相傳的文化行為?

「單車失竊記」這本小說以五六零年代的國產自行車為串聯故事的主要物件,生動地描繪出當時台灣家庭平均三戶人家擁有一台車,一台車能養活一家人的價值與意義非凡。

當70年代石油工業蓬勃發展,台灣成為塑膠大國,經濟快速成長,並開始以汽車與機車為代步工具,腳踏車逐漸從城市消失,足跡只存於鄉間。

如同「單車失竊記」故事,孕育的自行車文化也累積成時代記憶。然而經濟起飛後,被汽機車取代的不僅是自行車本身,適合單車行駛的生活環境,以及騎乘文化,也不復存在。

直到捷安特、美利達等台灣單車品牌遍銷全球,台灣成為單車產業中的國際製造者後,看見歐美自行車生活樣貌,遂開始發展共享單車系統。2012 年開始營運的YouBike將自行車導入城市,引領都市騎乘風潮 —— 騎單車不只是移動,也是一種運動與生活態度。

YouBike_bicycles_parking_20170127.jpg
《天下雜誌》曾評論:「YouBike背後集結了台灣半世紀自行車工業的智慧與精湛技術,更是台灣自行車產業,找到成長新動能的試驗場。」 ( 圖片來源: 維基百科 )

單車環島風潮,也讓人們體驗壯遊,發現生命轉折中的價值與意義;親子一同騎乘自行車,認識台灣土地與美麗風景,以實際體驗傳承生命經驗。

當單車騎乘盛行,經由文化累積、生活型態轉變出現的新市場需求,將愈發蓬勃。

創新,來自生活中洞察新需求

面對新單車文化,一個傑出的設計師,能夠見微知著。自生活細節中,洞察多元使用者的需求,並具備想像力與良好的設計執行能力,提出超越消費者期待的方案,從利基市場(Niche Market)創造市場機會。 ( 延伸閱讀: 高登布魯斯:一昧跟風趨勢,將無法超越現在 )

如許多人騎自行車,因齒輪生鏽或上油,弄髒褲、裙而感到不悅。IKEA在2016年獲得紅點最佳設計獎的「SLADDA」,以皮帶驅動搭配內變速系統,操作安靜、乾淨且不需保養,解決都會騎乘者的煩惱。

index
2016 紅點最佳設計獎:SLADDA
製造商: IKEA, Älmhult, Sweden
內部設計: IKEA, Älmhult, Sweden
設計: Jan Puranen, Oskar Juhlin, Kristian Eke, Emelie Hedén Edlund, Bromma, Sweden

在經常移動且需節省空間的城市生活中,小輪徑車成為都會男女首選。MAS Design於2016年得獎的「Mando Footloose IM」, 以上一代相同構型的折疊車為基礎,捨棄傳統常見的鏈條驅動,同時結合電力輔助系統,透過踩踏儲存電能,讓騎乘者能有更新奇的騎車經驗,也在潔淨能源上,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。

index (1)
2015 紅點獎:Mando Footloose IM
製造商: Mando, Seoul, South Korea
設計: (Mark Sanders), Windsor, Great Britain

具備社會關懷的設計,亦是輪界發展的潛力之一。

意外傷害造成脊椎受損族群多為青壯年,對於輔具需求,除了日常行動、復健工具外,也開始發展出健身與運動休閒用品需求。滿足身障族群的行、樂的生活風格,

2017年獲得紅點獎的「New Handy」,設計導入太平洋自行車擅長的收折機構,有效地改良此類輔具因體積帶來收納問題;操作上也特別針對身障族群需求,具備關鍵尺寸調整功能。

index (2)
2017 紅點獎:New HANDY
製造商:Pacific Cycles, Inc., Taoyuan, Taiwan
內部設計:Michael Lin, Oscar Chung

異業靈感,啟發創新

除了從既有構型與鄰近產業的創新,面對未來環境更多元化的挑戰,如何加速整合跨界資源,創造出藍海新市場,亦將是企業下一步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基因。

新研發的AROFLY單車功率計(power meter),即是成功跨界案例。擷取手工具業中,能精準偵測扭力值的應變規元件,配以轉速偵測,取得單車操作時的消耗功率數據,可作為競賽訓練重要依據,也提供輪椅使用者做為復健效率參考。

index (3)
2017 紅點獎:Arofly
製造商:TBS Group Corporation, New Taipei City, Taiwan
內部設計:TBS Group Corporation, New Taipei City, Taiwan

Made in Taiwan or Design in Taiwan?

在哪裡製造、如何製造,已不再是終端消費者下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。人們更重視感官上的全體驗,更關注品牌哲學觀與企業永續經營使命。此時,設計師團隊對產品主結構、配件和諧性、品牌傳達的精確與美感等,更顯重要。

此外,電子科技無遠弗界,從北美到非洲, 輪界也開始採用電子化控制。身處於自行車產業人材聚集、數位科技重鎮的台灣,就地取材、異質創新的機會存在嗎?我們是否有跳脫框架的可能性?

若能從數個創新面向來思考,藍圖也許就出現在諸位創業者與設計師的腦海中了。


延伸閱讀:
高登布魯斯:一昧跟風趨勢,將無法超越現在
台灣自行車業轉型的關鍵考驗:快又好,還要跑在世界最前端
不只專注功能,更要創新發展的自行車文化
城市飄移 智慧出行
交通工具設計正夯!打造科技與情感的完美互動

 

近未來的自行車設計:從生活中的細節,洞察新需求” 有 2 則迴響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